如此激进的货币政策 不难想像中国经济下行的严峻程度
中国之前十多年所谓高速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主要是靠加杠杆和债务扩张,早已经难以为继。很多企业无法还本付息,地方政府债务也很多违约,累积的金融风险不断暴露。(Getty Images)
【世界门新闻网 2019-09-10讯】人民币刚经历一波贬值,兑美元汇率破七之后,经济还没来得及反应,中共央行即宣布调降银行准备金。市场普遍预期接着还会很快降息,尤其美国央行美联储(Fed)有可能于18日调降利率,中国跟进的可能性更高。 贬值、降凖、甚至减息接二连三的宽松措施,如此激进的货币政策,不难想像中国经济下行的严峻程度。
此非“大水漫灌”?
中共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后,中共央行5日即宣布降凖,将释出9,000亿元,声称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融资成本。乘上中国约6的流通乘数,相当于注入约5.4万亿元到市场。目前中国总的广义货币(M2)流通量约150~180万亿,新流入市场的规模量不算小。
中共央行一向声称采取稳健货币政策,这次降凖亦不是“大水漫灌”。
据以往经验,中共央行的“放水”甚少能流入实体经济。银行业超过80%贷款都给了与政府相关的经营机构和国有企业,其它所有私有部门分不到20%。
另外,为了填补财政窟窿,据《证券日报》根据中共财政部数据估算,今年截至8月发行了地方政府债券3.7万亿元。
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经第十三届人大审议批准,限额约24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3.3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0.7亿元。
在中国共产党模式下的资本主义,资源最终还是流进政府或国有企业的手中。
缺乏市场化 银行业传导机制差
中国股市实体经济企业的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净利润等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增速,都持续快速下滑。这也间接说明了被视为长期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为什么表现是世界倒数的。经济学家批评中国经济早已陷入“脱实向虚”的泥淖。
尚且,中国银行的传导机制一向不灵光,货币宽松都跑不到实体经济。
传导机制不灵光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银行业没有市场化,也就没有风险偏好的差异。中共当局控制存款的利率机制,大型银行吸纳了多数存款,为了避免倒债风险,却极少贷款给竞争激烈、风险大、利润微薄的实体经济企业。
现在各项数据在显示经济下滑压力加大,银行业更在乎风险控管。钱毕竟只认“利”,只往获利高的地方流动。若非如此,计划经济早就成功了。
市场不缺钱 惟经济脱实向虚
有市场人士表示, 银行间的流动性其实很充裕,市场并不缺资金。 不过,实体经济企业不赚钱,是不争的事实。
例如2018年,股市A股是房地产与金融业如银行、券商、保险合起来,拿走了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的70%,剩下的3200多家公司净利润总和不到1万亿元。而这数字也相当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净利润总和。
这也说明了中国“实体”与“虚拟”产业结构之间的失衡。前面提到国有相关企业几乎拿走银行贷款80%,是信贷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
根据中国经济学家向松祚的解读,中国房地产行业应列为虚拟经济之内,不属于实体经济,为什么?因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企业都严重依赖金融杠杆,负债率极高。大多数房地产公司在经营本质上类似金融机构。
中国之前十多年所谓高速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主要是靠加杠杆和债务扩张,早已难以为继。很多企业无法还本付息,地方政府债务也很多违约,累积的金融风险不断暴露。
中国宏观杠杆率究竟多少?也就是政府、企业、家庭负债总额与GDP之比率有多少,各种统计众说纷纭,官方数据是250%,最高估计达到600%。
毫无疑问的,货币(信贷)宽松既不可持续,而且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对外有中美贸易战的节节升级下,中共统治下的中国经济绝不容乐观。
|